“社恐”的她该如何走出孤独?
文章来源:发布时间:2023-05-15 10:51:00
玲玲(化名)的父母可能是因为经历坎坷的原因,对他人和社会总是缺乏信任感。玲玲出生后,父母就希望她能快乐健康地成长,不要受到外界的伤害。所以从小父母就要求她放了学就回家,除了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外,玲玲很少有机会和同龄的孩子玩,由于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学业上,那时的她并不觉得孤单。在父母的精心“保护”下,玲玲也顺利考上了外地一所名牌大学。
▲图片来源于网络
告别父母,来到了大学校园,玲玲看到同学们经常有说有笑的画面甚是羡慕,但由于从小并没有与人交往的机会,她缺乏自信,无法融入集体,经常拒绝他人的邀请,除了上课就是待在宿舍。渐渐地班里的同学、宿舍的舍友有活动时也很少会邀请她。孤独的感觉经常伴随着她,也想尝试过改变,但却不知从何做起。慢慢地自信心也受到了影响,她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,觉得自己一无是处,经常流泪、自责、整夜无法入眠。
在一个周末的早晨,玲玲走进了市口腔医院心理二科。市口腔医院心理二科主任、高级心理咨询师付锐认为,玲玲的境况代表了很多“社恐人”的心声,“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像在工作,清醒的每个瞬间都在劳动”。孤独的人容易出现“表现焦虑”,社交过程中会背负着很大压力。
付锐介绍,在被孤独包围时,我们会感到厌恶、心痛,会想方设法逃离这种状态,比如尽力融入他人、维持现在的关系或建立新的关系。但孤独不仅会让人产生与他人联系的动机,也会让人产生社交退缩,即避免与他人产生接触和联系。孤独感会让我们对人际线索、人际威胁更加警觉,如果过度关注这种威胁,那么便可能出现持续的社交退缩,因为害怕再次被拒绝、再次发现自己没有亲密关系。于是暂时的退缩会在不经意间被延长,让我们处于既想建立联系又想回避接触的矛盾之中。
实验表明,长期的孤独不仅会引起情绪上的痛苦,导致注意力不集中、睡眠障碍、抑郁症,甚至自伤、自杀倾向或行为,还会破坏身体健康,影响心血管系统、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。那么,玲玲该做哪些改变才能走出孤独呢?
摘下“有色眼镜”
孤独为我们戴上了“有色眼镜”,它扭曲一切社交,曲解所有联系,它让我们时刻警惕,为预想中的失望和拒绝做好准备,也让我们错过了建立关系的机会。我们要战胜消极悲观的情绪,拒绝胡思乱想,勇敢地采取行动,摘下“有色眼镜”,与外界建立联系。
找出自我挫败行为
孤独让我们在接近他人时抱着谨慎和怀疑的态度,而我们的犹豫通常很容易被他人感知到,从而促使他们对我们退避三舍,加剧了我们对自我社交能力的怀疑。我们需要反思并找到自己的哪些行为会导致社交受挫,并且时时提醒自己避免此类行为,提高社交成功率。
换位思考
任何形式的人际关系,都离不开“给予一接受”的模式。为了成功地“给予”,我们必须先“接受”他人看问题的视角,即“换位思考”。孤独感会削弱我们“换位思考”的功能,让我们更容易在社交方面犯错。走出“聚光灯”,将注意力集中在周围环境及对方身上,更好地换位思考,进行有效沟通。
收养一个好朋友
当现实环境不能支持我们创造新的社会关系或增强现有关系时,我们可以通过宠物的陪伴来摆脱孤独、抚慰心灵。社会高速发展,忙碌的生活节奏让人疲惫不堪,而宠物一心一意的陪伴填补了我们内心的一部分空白,憨态可掬的样子让我们获得了治愈和快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