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秋易伤感?专家教你避免“悲秋”
文章来源:心理二科发布时间:2023-10-18 16:54:32烦躁、睡不好、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、莫名其妙发脾气……在市口腔医院心理二科,家住象山大道的肖女士向科主任付锐倾诉着自己近来遭遇的“折磨”。经过细致问诊和检查,付锐提示她,这属于“悲秋综合征”在作怪。
入秋后寒气袭来,秋雨连绵,市口腔医院心理二科门诊前来就诊的精神心理疾病患者明显增多,病房基本上处于人满状态。付锐介绍,抑郁症的发作与季节也有着一定的关系,秋冬季节抑郁症发作会更频繁。调查显示,约高达38%的抑郁症患者,会在秋冬季抑郁发作,秋季的自杀率也是全年中最高的。因此,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。
秋季抑郁焦虑症俗称“悲秋综合征”,是一种季节性心理疾病。秋季是抑郁症的高发季节,尤其是当昼夜温差加大,温度越来越低,白昼时间越来越短,自然景象越来越萧条之时,更容易发生秋季抑郁症。古人向来喜欢伤春悲秋,刘禹锡说:“自古逢秋悲寂寥”;杜甫在《登高》写“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。”
秋季为何容易抑郁焦虑
秋季为什么容易情绪低落,引发抑郁焦虑呢?付锐认为有两个因素:
环境因素。进入秋季之后,花草树木开始枯萎,给人一种凋零、荒凉的感觉。心思敏感,比较感性的人们,看到这样的景象,内心就会感到难受。这种人往往内心世界比较丰富,同时又爱想象,特别敏感多疑,极其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。
季节因素。进入秋季之后,自然界中的阳气渐渐消失,阴气渐渐增长。而且气温也在不断下降,在低温环境中,人的身体很容易发生变化。比如说人们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发挥会受到影响,导致人体内分泌的肾上腺素、甲状腺素不断减少。这些激素分泌量减少之后,会导致身体非常疲劳,而且整个人的情绪会变得非常低落。若是遇上了不顺心的事情,比如说失恋、被责骂等,心情会更加不顺畅,增加患上抑郁症的概率。
如何预防“悲秋”
预防“悲秋”,最有效的方法是心理调节,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,广交朋友,有不良情绪时及时向家人朋友倾诉。
可以多做一些户外活动,人在阳光的照射下可以有更好的精神状态,提高自身的兴奋性,平常的时候还可以打开家里的全部照明设备,也有很好的改善效果。
保证充足睡眠。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,不熬夜,早睡早起,保证充足的睡眠。11点后入睡算熬夜,哈佛大学研究显示每提早一个小时的睡眠钟点,患抑郁风险下降23%,如果晚上11点就入睡,患抑郁风险更是能降低40%。
健康饮食。补充牛奶、蛋、蔬菜水果,增加蛋白质、维生素及钙质的摄取量。适当吃一些甜食,甜食中糖类的含量高,人的身体中血糖水平如果有了适当的提升,就可以很好的提高一个人的精神状态。
付锐表示,即使你没有抑郁症,多做这几项活动,也有助于让心态和身体保持良好健康,从而把抑郁症扼杀在摇篮中。
付锐强调,对于中度和中度以上的抑郁症患者,这几点是不够的。甚至患者根本就没有动力去做这些活动,强迫去做可能还适得其反,加重症状。这时,寻求专业精神科医师的帮助十分有必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