酷夏谨防“情绪中暑”
文章来源:心理二科发布时间:2023-08-04 11:33:24连日来,荆门各地持续高温天气,不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,还对心理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,出现“情绪中暑”。对此,市口腔医院心理二科主任、高级心理咨询师付锐提醒,市民关注生理健康的同时,还要防止“情绪中暑”。
▲图片来源于网络
什么是“情绪中暑”?
“情绪中暑”在医学上被称为“夏季情感障碍综合症”。有研究发现,当气温超过35摄氏度、日照超过12小时,连续高温闷热天气,将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。
“简单来说,人的情绪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,当外界环境发生明显变化时,人体这一微小环境也会由内而外、或多或少发生一些变化,环境温度居高不下或温幅升高过快,不仅会使身体上出现许多不良反应,也会给心理、精神方面造成压力,具体表现为烦闷急躁、心智不清、思绪紊乱、情绪波动较大。”付锐介绍。
哪些人群容易“情绪中暑”?
付锐认为,“情绪中暑”的高发人群、那些内心负面情绪长期得不到舒缓的人群,这类人在天气的作用下最容易诱发“情绪中暑”。
其中,的士司机就属于高发人群之一。付锐说,该院心理二科时常接到的士司机的求助电话,他们反映夏季总是感觉情绪暴躁。这是由于的士司机长期处在封闭的环境中,车内外温差大,再加上经常会遇见堵车、刮蹭等不顺当的事,一旦情绪没有及时舒缓,就容易“情绪中暑”。
患有心脑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消化系统疾病,以及容易失眠的老年人发生“情绪中暑”可能性更高。付锐表示,老年人对极端天气敏感度更高、耐受性更差,持续高温下,更易引发生理疾病。老年朋友本身就对自身健康格外关注,身体稍有不适容易胡思乱想。
还有的老年人既俱热又畏凉,气温升高时感到头昏脑胀,温度下降时又容易出现关节疼痛。找不到合适的温度,进退两难,让人产生焦虑情绪。
如何给“心”降降温?
付锐认为,很多时候,“情绪中暑”更爱招惹那些压力大、情绪不稳定和不善沟通的人。因此,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调整来给情绪“消暑”。
做好防暑。避免在炎热时外出,也不要在封闭空间中待得过久,居室要注意通风,可以选择早晚室外气温相对较低时打开门窗。
避免冷风。惧暑畏寒的市民尽量避免直面冷风,可以选择待在卧室时打开客厅空调。
日常饮食。可以多吃清火的食物,多喝清火饮料,如多吃新鲜蔬菜、水果,多喝绿茶、菊花露等。
调节情绪。当你试着和自己说点什么时,心理上已经产生一种应激反应,可以中和不良情绪。所以如果在你找不到倾诉对象时,那么不妨试着和自己说说心里话。
做些真正喜欢的事。替代疗法是对抗压力后带来的影响,能帮助你恢复身心平衡。但是首先要找到适合自身的“替代疗法”。什么会让你快乐你就去做什么。
付锐特别提醒
天气能影响人的情绪变化,事情同样可以,但是因为事情的发生,导致自己长时间的闷闷不乐、对其他的事物也提不起兴趣的时候,就提高警惕,应到医院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,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,避免导致自己患上抑郁症、焦虑症、狂躁症等精神心理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