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现在的孩子看起来更“脆弱”?
文章来源:发布时间:2023-06-16 14:51:00近年来,时常听说谁家孩子离家出走,或是承受不住压力出现焦虑、抑郁问题等心理。不少家长的理解是,现在的孩子好像异常的脆弱,抗挫能力低。一些青少年也表示,自己感觉很迷茫,对努力和坚韧的意义产生了怀疑。
为何现在物质条件更好了,而孩子却看起来更“脆弱”了?来听听市口腔医院心理一科主任、高级心理治疗师张俊峰怎么说。
青少年就诊占比明显增加
前不久,张俊峰接诊了一位读初一的孩子小隆(化名),小隆从小家庭条件优渥,因为父母创业艰辛,想着条件好了一定要好好宠着孩子,不要让孩子再吃苦了,从小就没有底线地满足孩子,孩子需要什么就立马给孩子实现愿望。就读初中后,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了。就算老师普通地问一句“作业怎么没有按时交”这孩子都受不了;有时候和同学之间产生些矛盾,也无法控制情绪而发怒。
张俊峰主任在了解小隆情况后,为其做了心理体检,检查结果显示,小隆智力正常,但情绪不稳定,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自我认知偏差,于是张俊峰主任用自创的特色心理治疗手段——心境改造治疗为小隆进行心理治疗,同时配合药物治疗。一段时间后,小隆的焦虑症状消失,情绪也稳定了,自我认知偏差大大改善,在学校也能和同学友好相处。
过度教育和溺爱带来脆弱
为什么物质条件好了,孩子似乎更“脆弱”了?张俊峰认为,物质得到满足,人们开始追求精神需求,这会让期望值提得很高。但这个期望是否适合、如何去达到目标,容易使人感到焦虑。有的人希望一下子达成,一旦做不到就全盘否定自己。
张俊峰说,学习的压力,各种各样的任务,压得一些学生透不过气,起得早睡得晚,连基本的睡眠都不能保证了。孩子没有机会去建立健康积极的心理环境。尤其在网络时代背景下,“信息量丰富+与他人比较=慢性压力”,也是造成很多青少年焦虑抑郁的原因之一。
此外,部分家长希望自家孩子出类拔萃,一些评价体系的存在带给孩子的压力比较大。家长吴女士和王先生颇有感触地说“我们这一代读书时,父母挂在嘴边最多的是‘邻居家的孩子’,我们自己也主要局限在班级和学校,而现在孩子和父母处于信息的海洋,对比的是世界各地的‘学霸’。”
过度教育带来高压,过度溺爱带来脆弱。张俊峰认为,随着物质条件的提升,很多孩子往往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,就可让家长轻而易举满足他,这让孩子的“获得感”不强。通过自身努力去获得一个成绩,收获希望感,心理状态才会好。
如何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?
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,本应该好好地享受这个世界的美好。如果孩子的心理太过于脆弱,在他的内心世界里,感受到的都是紧张和不安,人生是非常悲剧的。如何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呢?张俊峰认为:
适当地让孩子感受到挫败感。家长不要把孩子保护得太好,也不要一直要求孩子完美。家长适当地让孩子尝尝失败的体验,孩子再面对失败、不幸的时候,也会觉得不过如此,心理承受能力会更强。
给孩子传递积极的情绪。家长对待生活的态度也影响着孩子。家长要多向孩子传达积极的生活态度,告诉孩子生活很美好,没有跨不过去的坎儿。比如,孩子考试考砸,家长可以鼓励孩子下次努力,不要告诉孩子,“你这一辈子完了”这样消极的话,孩子在面对挫折的时候,也会更加积极,心理承受能力会更强。
不少家长反映,发现孩子情绪异常厌学,自己也会很有压力。“此时,家长一定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,跟孩子相处尽量控制在比较稳定的状态中,给孩子做出榜样。”张俊峰表示,家长首先要学会接纳孩子这个人,看到他的情绪,并接纳他的情绪,了解其情绪产生的原因,起探讨并引导他找到缓解情绪的方法鼓励他去实施,从而提高他自我管理情绪的能力。
张俊峰特别强调,发现孩子有自残或者轻生信号时,家长要学会求助,及时到专科医院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