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前抗焦虑,试试这几招
文章来源:发布时间:2023-06-05 08:55:00-
近日,市口腔医院心理二科接诊了多位高三学生。随着高考临近,他们出现了明显的紧张、焦虑情绪。科主任付锐通过对症治疗,有效缓解了他们的情绪,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应对考试。
▲图片来源于网络
“来访的学生当中,有很多是自我要求过高,自我加压过大。"付锐介绍,前来就诊的肖同学(化名)就是这类学生。
肖同学的成绩属于中上水平,他诉说自己近一个月来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,晚上入睡困难,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集中,学习成绩明显下降。肖同学十分看重数学考试,期望很大。前不久在数学模拟考时,当试卷发下来后,他发现试题很难,出现手抖、心慌、冒汗、大脑一片空白等症状。付锐根据问诊情况和检查结果,初步诊断他们患了“考前焦虑”。
付锐对其进行了认知思维重建等心理治疗,并辅以药物、物理治疗。最终,肖同学逐渐改变了对考试的错误认识,缓解了考前焦虑,精神状态和睡眠质量也得到了好转。
“学生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,合理对待成绩的波动。”付锐说,高考在即,学生要基于目前自身学习情况,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,不宜好高骛远。制定学习计划时,不要安排得太满、太紧,要留给自己休息和放松的时间。
为什么会出现考前焦虑?付锐对此进行了解答:
对前途的担忧。由于求学和就业的功利性,成绩的好坏关系学生今后的发展,这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了很重思想负担和精神压力。所以,有同学要求自己必须考上大学,甚至是名牌大学。
在意别人的评价。有的同学一直以来成绩都很好,常受到邻里和朋友的夸赞,从而形成了一种心态——好像读书不是为了自己,而是为了别人的好评,常担心考糟了,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不好。
不能承受成绩的起伏。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考试成绩或者年级排名会有一个自我定位,当自己的努力不能从这些定位中体现出来的时候,就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,对自我定位乃至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,从而出现烦躁的情绪。
缺乏自我调节技巧。有许多学生能够感觉到自己状态不好是因为压力过大,需要进行休息,但是又生怕自己一休息,学习就跟不上了,于是为了完成既定的学习计划,不得不花费比平时更多的时间,以致身心更加疲劳,学习状态更差。
家长无形施压。一些家长担心孩子不够重视、不够努力,于是苦口婆心地在一旁规劝,甚至夸大成绩与未来生活的关系,制造出一种“不拿高分就会失去一切”的舆论态势,甚至对孩子的学习方法、学习计划,乃至饮食起居进行过度的干涉,从而使孩子产生了压抑和焦虑的情绪。
12 年的寒窗苦读,高考前紧张在所难免。付锐为高考学子开出抗焦虑“处方”,希望能帮助学生缓解焦虑情绪。
顺其自然。复习计划应与平常作息时间相适应,不宜盲目高负荷复习。晚上也不要通过喝咖啡、茶等刻意提神来熬夜,困了就睡,顺其自然。
自我放松。紧张的复习节奏中,学生也要给自己喘息的时间,注意放松休息,适当地运动。当感到焦虑时,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,可进行呼吸放松或肌肉放松,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,从而转移注意力。
适度宣泄。当不良情绪达到峰值,可以采用适度宣泄来缓解情绪,比如大哭一场、找朋友诉说、唱歌或者运动。
心理咨询。当心理承受已经突破了峰值,无法自我调节时,可以寻求专业的帮助,心理咨询师也许可以给你更加科学的帮助。
构建和谐、温馨的家庭氛围。家长不能强迫孩子,将自负感强加在孩子身上,当孩子出现问题了,家长也不能过分指责和惩罚孩子;在生活中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,促进孩子身心全面健康发展。
“人生不只有考试,考试不是人生的终点,除了考试还有其他有意义的事情可做。”付锐代表心理二科医护人员,真诚祝愿每一个孩子都能焕发出属于自己的七彩光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