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校了,大学生请注意心理调适
文章来源:发布时间:2020-06-08 09:34:05-
5月24日,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出通告,6月8日起,各高校可以安排现居住境内毕业年级(含高职、本、硕、博)和有科研任务的学生按照错时错峰、自愿原则返校。这说明境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,2020年这个超长假期渐渐临近尾声。
可学生经过了长时间的“家里蹲”生活,返校后就真的能马上适应吗?家长要如何才能帮助到孩子呢?“对于返校复学,学生可能会出现心理和学业上的不适应,心理疏导一定要做好。”市口腔医院心理一科主任、高级心理治疗师张俊峰坦言。
“假期确实多了不少学生来到心理门诊寻求帮助。”张俊峰说。前来就诊的学生中大多是觉得上课注意力集中不起来,总是犯困,好像没有状态去面对学习。反映有失眠情况的,占了约一半。就诊的小学、初中、高中、大学生都有出现这个问题。张俊峰表示,后疫情时期的返校学生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
一是过度恐慌出现人际交流障碍。这次疫情病毒的传播速度快、传播范围广、危害性强,网络上关于疫情的信息鱼龙混杂,加之疫情的不确定,引发了“心理恐慌病毒”在大众中的蔓延。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,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强烈影响,情绪易产生较大波动而出现两极性,即可能在短期内出现情绪高涨或消沉。极端的情绪会让大学生产生对疫情的过度恐惧,使其畏惧与人特别是陌生人的交流,出现了对任何社交行为的抵制心理,从而过度地沉溺于手机和网络的虚拟世界中,家庭成员之间矛盾呈现短期上升趋势,亲子关系紧张。
二是环境改变产生群体性焦虑。突如其来的疫情直接改变了大学生以往的生活和学习方式,打乱了他们的节奏,大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群体性焦虑,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:一是学习方式变化引发的学业焦虑。学习从线下全面走向线上,教学场景的陌生、师生互动形式的单一、网络信号的不畅、管控手段的不足等因素,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,学生产生焦虑、紧张、担心、烦躁等负面情绪。二是疫情压力下的毕业焦虑。受全球疫情影响,毕业生就业、升学、出国等各方面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,原定计划被打乱,面对模糊不确定的未来,毕业生出现担忧、迷茫、不安等情绪上焦虑。
三是居家学习出现懈怠情绪。因疫情影响,大学生不能如期返校,只能在家进行在线学习。这种封闭单调的居家学习方式,容易让大学生产生厌烦、无聊等负面情绪,出现学习上的懈怠和对生活的消极态度。
多种方式关注、疏导学生心理问题
一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。价值观是人生航行的风向标。高校通过加强对大学生人生观、价值观的引领,发现自我价值,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,在奋斗中追逐青春的理想。
二是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。引导学生对情绪的正确认识。首先学会接纳。情绪是一种主观感受,每个人都会有各种不同的情绪,负面情绪并不是什么不好的东西,不要一味地排斥和逃避。其次是调节情绪。情绪是认知的结果。以正面的态度积极看待社会上发生的事情。最后是释放和整理情绪。可以通过体育锻炼、做家务、听音乐等各种方式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,并学会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整理分析。
三是用行动化解各种心理问题。行动力是一种赋能的过程,它能很好地消解负面情绪,起到心理疏导的作用。行动力能让生活变得充实,让内心变得更坚强,让人生变得更精彩。希望同学们赶紧行动起来,规划好自己的人生,让我们过得与众不同。